通知公告

关注滨河
官方微信

通知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成都高新滨河学校 “三.五”发展规划(2020-2024年)

浏览次数:349     发布时间:2019.12     发布人:


成都高新滨河学校

.五发展规划

 

2020-2024年)

 

 

 

 

 

 

 

二〇一九十二

 

 

 

 

目录

 

一、学校发展历史沿革………………………………………………………………

二、办学指导思想……………………………………………………………………

三、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二)需要完善的学校发展………………………………………………………………

(三)未来五年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分年度目标……………………………………………………………………

五、具体举措………………………………………………………………………

(一)“三力”党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依法治校,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管理……………………………………………………

(五)教育科研工作…………………………………………………………………

(六)家校社企协同教育工作………………………………………………………

(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八)构建基于“敬文化”下的课程体系……………………………………………

(九)基础设施建设…………………………………………………………………

(十)后勤管理、安全保卫工作……………………………………………………

(十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二)多元评价,促进规划落地…………………………………………………

六、保障机制…………………………………………………………………………

 

 

 

 

坚持全面育人 提升办学品位

——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提出了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开启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彰显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和本质特征。成都高新滨河学校的“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如何开启“三.五”发展,适应成都高新区着力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需要,让群众享受“有实物量的变化、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是滨河学校制订“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的。

 

一、学校发展历史沿革

成都高新滨河学校(简称滨河学校),是成都高新区在2005年修建滨河春天独柏、檬梓等小区时,撤除了原郫县红光镇的双柏、檬梓、凉水井三所村小后,于2007年4月在成都高新西区独柏环街111号修建,隶属于成都高新区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7979㎡。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514人(其中小学1600人,初中914人),教职工213人,其中专职教师162人。

滨河学校有着较深的办学底蕴与“敬文化”积淀,有一支以人为本、以常规为根基、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团结、勤奋、开拓、奉献的教师队伍。建校13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德育管理卓有成效。2012年被评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2015年获得“四川省教育先进集体”,2017年获得“成都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校园足球示范学校”,2020年被评为“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确立了求真崇敬,成就豁达人生”的办学理念:“注重安全,更新观念,珍惜成绩,扩大影响”的办学指导思想;“崇敬尚理,厚德立业”的校训;“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学业有成,个性鲜明”的学生培养目标;培育“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发展目标;争创“四川省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


二、办学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挖掘特色、注重创新、统筹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成都高新区深化改革行动纲要》,“注重安全、更新观念、珍惜成绩、扩大影响为办学指导思想。学校铭记教育初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落实“教育强市”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争创“四川省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为目标,促进教育均衡优质,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积极推进“自导式教学”课堂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最大努力满足区域内“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均衡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1.“二.五”规划目标总体实现。“二.五”期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把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只要不考全区倒数第一就行了”的撤迁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成了教育教学成绩优异,校园足球、啦啦操、快板秀等特色突出的成都市九年一贯制优质品牌示范学校。每一年的目标,按规范建设、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有条不紊,质量提升,社会资本雄厚,为滨河学校制订“三.五”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2.学校定位基本实现。滨河学校“二.五”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将滨河学校建成“成都市九年一贯制优质品牌示范学校”已基本实现(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并成为了“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为学校“三.五”发展规划实现“四川省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奠基。

3.以“敬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体系逐渐完善。特色文化对于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至关重要。“敬文化”分教师敬文化,学生敬文化,家长敬文化。对这三大主体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了《滨河LG》、《滨河赋》与《滨河之歌》的成就,彰显了滨河“敬文化”的部分内涵。“敬文化”包含严谨、负责、恭敬、敬畏的态度,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与人为善,与事为谨,与天为和的“豁达”生活方式。从内在的价值理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对全体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4.学校管理制度趋于规范化。一个学校要正常并且高效的运转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二.五”规划以来,滨河学校认真贯彻学校发展理念,在制度建设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完成了《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制度汇编》。其中包括《成都高新滨河学校章程》、《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并完善了交互式学段划分制度、教学制度、德育制度、干部任用制度、人才引进制度、教师评优晋级制度、科研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等,使得学校管理制度趋于规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石。

5.学校课程体系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学校为贯彻“敬文化”的文化主题,制定了敬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敬修身”课程(礼仪和交际、私德和公德、认知和心理);“敬健体”课程(足球、啦啦操、跆拳道、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敬艺术”课程(快板、美术、音乐等);“敬科创”课程(城市少年宫、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等);“敬阅读”课程(国学、诗歌、散文);“敬教师专业发展”;“敬德育活动”;“家、校、社、企“协同教育”课程等七大板块,涵盖学生道德修养、艺术发展、知识科创与家校协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体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6.教师队伍建设转向内涵式与可持续发展。学校“二.五”期间,滨河学校《铺设青年教师九年一贯成长路》,教师队伍得到了极大的融合,师资队伍转向内涵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学校在“强基固本,分类提升”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相关制度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打造教研组文化,构建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举行学年度教育年会,建立“吉春亚名师工作室”、推行“首席教师负责制”,实行“一优一课项目”,实施“青蓝工程”实验基地。通过学校资源共享,在观察、模仿和练习中不断实践,以师徒结对、名师引领、专家点拨等形式,从量变到质变,完成了对滨河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共享的校园文化,把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做自己”,营造尊重个人、鼓励创新、团结互助、乐意分享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职业倦怠,促进教师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7.科研强校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强校是滨河学校“二.五”规划的美好愿景。在教科室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主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发展实践研究》与《九年一贯制学校融通足球精神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圆满结题,并分别获得结题评审一、二等奖;《成都高新西区校园足球现状调查》获得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成果三等奖;《九年一贯制学校足球与德育整合的实践研究》获得高新区普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交互式学段划分的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践研究》2019年3月份顺利结题。《构建SFCE协同教育模式,促进“双迁子女”同城化》、《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样态实施研究》等26项省、市区课题及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这些课题的研究标志着滨河学校教育科研实力的大幅提高,不仅鼓舞了滨河学校全体教师,激发了大家的科研潜力,也是学校迈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关键时期。以科研为动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滨河学校一直坚持的策略,尽管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但其已对滨河学校教育高品质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需要完善的学校发展

1.校园文化需要进一步凸显。“敬文化作为滨河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对滨河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自“敬文化”创建以来,一直停留在规划与口头理论探讨层面,仍未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使其真正落实到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层面。如何使“敬文化”落实到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层面是“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制约滨河学校实现教育高品质发展的瓶颈。

2.学校管理制度与权责还需进一步完善。权利在赋予是基于履行一定义务为前提下的。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应该厘清学段和全体师生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这样才能让学段长在对“三个年级”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时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公平公正,才能使得学校众人划桨开大船。“二五”期间,滨河学校虽然大力规范制度建设,在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没有区别“基本制度”与“常规制度”,制度建设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如何深化制度创新、完善制度缺失仍然是学校长期所要面对的问题。

3.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滨河学校现有教师162人,在编教师106人,校聘教师56人,学生2514人。师生比例1:15.6。学校现有成都市改革创新先进个人、成都市特级校长、四川省名校长1人,成都市骨干教师6人,高新区学科带头人10人。教龄在3年以下的青年教师21人。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4.5岁。结构不合理,缺乏学者型教师引领,成为制约学校走向高品质建设的关键因素。

4.“自导式教学”课堂改革刚刚起步。“二.规划期间,滨河学校以市级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交互式学段划分的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践研究”为契机,基本上完成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但作为学校重头戏的课程改革、课堂变革才刚刚起步(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中学举10年之力成功了“自导式教学”)。因此,在后疫情时期大力打造数字校园,创建数字化课堂,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是学校“自导式教学”课堂改革的重中之重

2016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系列文件彰显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学校推进的“自导式教学”课堂变革刚刚起步,存在诸多困难有待解决,如何稳步推进这一课堂变革,既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交互式学段划分的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践研究》,推进省教育厅试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需要,更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延伸与继续。学校要打造“敬课堂”架构下的“自导式教学”课堂模式及适应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需要,就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力量。因此,要加大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使其能灵活运用各大教育媒体,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增强“自导式教学”课堂改革的魅力。

5.学校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年多来,滨河学校“科研强校”意识越来越浓,但个别教师仍然存在着“职称论文”与“职称课题”思维。课题“两头热”“两张皮”现象时有发生。要让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让学校在科研过程中迈向高品质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比如构建教育科研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专家智囊团、开展教师多层次培训、组建名师工作坊、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等。

(三)未来五年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目前发展的态势,结合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贯彻落实《成都高新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同时,滨河学校未来五年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贯彻《“党建领航 思政铸魂”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发挥党总支在学校“三重一大”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建氛围浓厚、党建特色鲜明、各类典型涌现的良好局面。

2.贯彻《“强基固本分类提升”成都高新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铺设好教师九年一贯成长之路,造就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科全能教师。

3.贯彻《“学区治理集团办学”成都高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校长负责制管理的中心地位,以“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与“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样态实施研究”为契机,扭住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落实《“校社共育 协同治理”成都高新区教育联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成都高新区学校规划建设行动计划》,以“构建SFCE协同教育模式,促进双迁子女同城化”为抓手,建立家社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新体制,构建社区大教育环境,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5.深化敬文化建设。“敬文化”是滨河学校目前所建立的校本特色文化体系。因目前处于建设完善阶段,所以在“三.五”期间要根据师生教育需求的变迁随时改进“敬文化”内涵,增添生命活力,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6.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心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在“三.五”期间,学校要立足于已有的“敬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全校师生的教育需求,不断充实和完善,增强生命活力,更好地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目标服务。

7.“敬课堂”框架下的“自导式教学”课堂建设。课堂的建设离不开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而要充分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媒体,关键在于教师。“三.五”发展期间,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防疫保学”线上教学的实践,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在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基础上,理解现代教育媒体的意义,更好的服务于“自导式教学”课堂改革。

8.体育与德育。滨河学校足球特色课程由来已久,其自身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彰显了滨河学校的特色。但是,立足于高品质学校样态架构,体育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足球技能的传授,要逐步上升到德育教育,以体育加德育的方式,使学校体育课程迈向高品质建设。

9.教育科研。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组织撰写随笔论文、教学故事,开展学术沙龙、教育论坛等校本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对科研成果实行奖励。

10.开放与合作办学。学校坐拥教育资源富集的成都市中心辖区,又有高新区的改革创新引领,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开放和合作办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成为省市官方认同的四川省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这是“三.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五育并举,办出特色。

(二)分年度目标

年度

目标任务

第一年

基础建设年

2020)

1)完成学校五年实施计划。落实党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构建“五年”健全学校的基本制度与常规制度。(2)推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完善学校“1348”与“三力”党建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理论架构。(3)丰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认真落实课堂常规建设。制定与高新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4)推进各级课题的正常研究进程,力争每个在研课题有理论与实操性成果,有社会效益。(5)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年

质量提升年

2021)

1)以“自导式教学”为抓手,促进课堂教学由规律走向常态。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智慧校园。(2)构建“敬课堂”框架下的“自导式教学”(包括主体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表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断融入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3)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开展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育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积极参与各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

第三年

深化改革年

2022)

1)推进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的深度变革,使学校具备一流的教育治理能力。(2)建立特级校长工作室,引领全校内部管理体制迈向一个新台阶。加强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迈向学术型教师行列。(3)推进教育国际化,开发国际理解校本课程,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与国内外1-2所知名学校结盟成为友好学校。(4)对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进行中期评估、诊断和总结。

第四年

新样态淬炼年

2023)

1)淬炼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新样态的架构,力争把校园足球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2)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把管的常规、教的常规、学的常规真正落到实处。(3)提升办学条件,建设与高新区相匹配的一流资源保障体系。

第五年

品牌升级年

2024)

1)整体推进学校发展,大力宣传办学特色与品牌,促进“敬文化”体系的升级,深化学校的品牌建设。(2)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开发STEAM,创客,尝试AI学校人工智能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高新区培养科技创新小能手,使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在全区更上一层楼。(3)总结并制定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

五、具体举措

(一)“三力”党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负责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滨河学校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加强学校党总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学校党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生命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建设目标是:团结、勤政、高效、廉政。要求是: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三力”党建,积极领会深刻内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四种能力”的建设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管理学校的能力),实行党务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凸显党风廉正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认真做好学校固本强基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党建要求,认真搞好组织建设,加快新党员发展步伐,严格履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大力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工作。

3.做好群团工作。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少代会在学校重大发展中的民主决策作用和解决师生员工各类困难问题及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作用。

4.建立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建好后备干部管理档案,“三.五”期间既要积极向上级推荐优秀的中层干部外调,又要积极选聘优秀教师充实中层干部队伍。

(二)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利用各种有力的教育资源,通过改革创新解决难题、激发活力、推动发展。在校长负责制下,推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岗位责任制、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建立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反馈矫正及时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使学校管理更加系统、规范、民主、高效。

1. 坚持依法办学。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建立校务委员会,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注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注重保障广大师生权益,注重保障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四川省教育厅第二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引领下,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根据“三重一大”原则要求和学校发展适时修订和完善《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制度汇编》,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置于严格的制度管理和规范之下,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新模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按章办事,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2.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完善学校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贯彻教代会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程序,坚持党政联席会议,确立党总支监督引领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3.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建设一支懂得政策、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团结协作、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带领全体师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4.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学校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既党总支、校长(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实施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为第一级管理组织(决策层);职能部门与学段和党支部、并列为层级管理的第二级组织(执行层)。党支部协助147/258/369学段长管理学段,实行段长负责制。段长对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全面负责,原职能部门职责不变,对学段长仍然发挥指导、督促、考核作用。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各学段设立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小组,负责学段的党务、团队和工会工作。教研组、备课组、班主任、教师、学生为层级管理的第三级组织(落实层),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对本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将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使各层级的管理跨度处于合理实用的范围。

5.实施岗位聘任制度。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聘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用制,优化岗位设置管理体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滨河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6.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根据“学段评价”管理原则,学校以学段为考核单元(团队);学段将根据教师、管理、教辅人员等不同岗位,实行学段内部分类考核。考核时,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在保障教职员工基本利益基础上,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者倾斜,激励教职工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养成教育为基础,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方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企业协同教育的一体化德育网络,形成课堂教学、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团队互补的育人格局,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分层次一体化的德育教育。

1.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全员德育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党总支书记、协助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少先队、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德育管理体制和“学生违规行为惩戒委员会”与“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完善以德育干部、团队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家长、社区、企业代表参加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和师德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牢固树立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主要抓好三点。一是有计划的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帮助班主任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掌握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由"管"向"育"的转变。充分利用好周四班主任会的时间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小专题分享活动,邀请专家、名班主任到校指导交流。二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举办主题活动设计、主题班会、养成教育、班级环境管理、班风建设等班级常规工作达标创优活动,从而达到交流提高,优化工作之目的。三是加强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班主任培训活动。加强副班主任培训力度,开展副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举办专题培训等方法,以老带新,举办专题培训等方法,使青年教师能够顺利适应班主任工作,让滨河学校班主任队伍始终充满活力。

4.严格养成教育,规范日常管理。以2015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管理

教学质量是兴师之道、强校之本,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既是科研兴校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才强校的必然要求,更是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质量是教育的核心,有质量的教育是人类基本的学习需求,各国必须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务院《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因此,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教育质量不仅能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也能反映教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成果等方面。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学历合格率、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科学研究成果等。为了有良好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并和学校应该完善“敬教育”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建构基础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的课程系统。必须坚持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扎扎实实地执行教学计划,认认真真地实施课程。学校要严格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加大“自导式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六认真”与“五有效”管理。

1、“六认真”要求:

1)认真备课。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助相关资料,认真编写“自导式教学”的教案与“三单”(预习指导单、学生预习检测单、学生课堂训练单),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制定简明可行的教学计划。

2)认真上课。按照“自导式教学”要求认真执行教案,努力贯彻备课意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订的作业规范认真作业,独立完成,按时上交,要认真、及时、正确批改作业。一律使用红笔改写作业。

4)认真辅导。对学生要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认真组织考试。要按学校规定认真组织考试,考前要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点和训练点。

6)认真组织综合实践与课外活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做到计划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2、扎实“五有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目标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内容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吃不饱。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

3)教法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才有效。

4)课堂组织有效。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5)课后练习有效学生课堂训练单”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的作用,打破传统的教研模式,积极配合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立足课堂,以课例为载体,带着课题开展教研。把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各学科教研组要切实围绕学校已申报立项的国家、省、市、区、校课题扎实、深入、有效地做好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构建SFCE协同教育模式,促进“双迁子女”同城化》、《九年一贯制高品质学校样态实施研究》等课题逐年结题的基础上,每年量力而行地申报相关级别的课题研究。坚决杜绝课题研究“两张皮”或“两头热”的现象发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结合《成都高新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以教师发展为本,以高新区教育政策为依托,以多元融合为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培训教师。按照李元辉、李亭亭、胡莹发表在2019年11月27日《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铺设青年教师九年一贯制成长路》中的七个路径(开设青训班、师徒双选、九年一贯班级循环、外派跟岗学习、举办成长论坛、专家引领、年级交底衔接)完成对滨河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建设。

帮助教师掌握并娴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独立开发微课程和进行课程实施。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成果,人人有获奖。五年内新增区级教学名师10人、市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六)家校社企协同教育工作。学校与家庭、社区、企业紧密协同,才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学校与家庭、社区、企业在教育上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主要做好几下几项工作:

1.尝试校务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科学知识;

2.成立或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活动,配合解决教育问题;

3.有计划进行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建立档案;

4.通过网络、短信、电话进行及时联系指导;

五是定期召开家长、社区、企业代表协同教育联席会议;培养、发现家教企教典型,家长、社区、企业代表现身说法。

(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基础为目标,大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开展好校园足球、啦啦操、快板秀等活动的宣传。

一是把办学目标、教风、学风、办学指导思想等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成为师生共同追求,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利用警句名言、理想信念用语和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布置校园环境和班级,融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继续加强学校网站、校园少儿广播电视台、校园网和各类宣传橱窗的定期更换、充实,保证学校各项上网资料常读常新。

二是广泛建设学生科技艺体活动课程,以争创省艺术、体育和科技特色学校为抓手,坚持群体提高与个体特长发挥相结合,坚持日常训练与活动竞赛相结合,形成“以艺辅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的学校艺术教育新格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普及和提高活动,进一步花大力气扶持学校体育优势项目,以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特色的重点项目,沿袭“二.五”校园足球比赛的风采,争创全国校园足球是放学校称号。

三是开展好学校传统的“滨河杯”校园足球联赛与快板秀节目活动,借助重大纪念日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师表形象,弘扬校园精神。

(八)构建基于“敬文化”下的课程体系。

依据的办学理念,滨河学校提出了紧密结合核心素养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育人目标“明礼仪、有温度、敬学业、守规则”。该目标对学校的课程组织形成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滨河学校将“敬”教育课程划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学生“四修”课程、教师发展课程和家校共育课程。其中学生课程又细分为基础必修课、兴趣选修课、特色精修课、自主研修课四类课程。把具体举措中前面的1-7项均有机融合到促进师生发展的各类课程中,以此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发展。

(九)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占地面积、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校园网、多功能教室、运动场所、办公系统等是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直接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三.五”规划期间,学校要依托区教育处,努力按照现代化办学的要求进行建设和配置,本着“因校制宜,超前规划,分步建设,提高档次”的原则,争取各方支持,加快建设完善步伐。做到抓硬件打基础,抓绿化美化升品位,抓教育化上档次。

(十)后勤管理、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后勤工作要牢固树立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明确岗位职责,提高服务技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继续在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高新公安分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保一方平安、兴一方教育”为宗旨,以保障全体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教学秩序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将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十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要进一步修订和施行《滨河学校教职工聘用试行方案》和《滨河学校试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设置方案》,注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合理科学地评价广大教职工的工作量、工作表现,优绩优酬。大力支持学校工会的工作,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党政要积极支持工会按照《工会法》规定履行工会职责,全面深入开展建设“模范教工之家”活动,学校工会要积极开展工作,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使工会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工会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教工投身课堂改革、教育科研、民主管理,为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建功立业。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广大教职工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十二)多元评价,促进规划落地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更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教育教学活力和积极性。其二是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完满享受学习的高峰体验。其三是真正有助于教育公平的落实,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创新活力的迸发和科学化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职工管理激励评价机制,通过有效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对于考核突出者,优秀的教职工给予适当的提拔和奖励;对于考核成绩一般的教职工给予反馈,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对于考核较差和违规违纪的教职工进行批评处罚。

、保障机制

1.学校成立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本规划。

2.各部门认真落实该规划,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工作的需要做适当调整。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展览馆